課程目標
1.引起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;
2.誘導學生理解及掌握數學的基本概念和計算技巧;
3.發展學生的思維、傳意、解難及創造能力;
4.讓學生學習運用數學解決日常生活的問題;
5.培養學生的「數字感」和「空間感」;欣賞數和圖形的規律及結構;
6.透過基礎數學知識,加強終身學習的能力。
學與教特色
本校學生以活動形式進行數學學習。學生透過各種課堂內外的活動,再配以合適的工具,主動建構知識及掌握概念,讓學生感受到自己是學習的主導者。






為切合學生的能力和需要,本校的數學科課程除以教科書為骨幹,亦加入校本元素,靈活地編排於各級的學習內容中。校本數學課程教材包括運算小冊子、應用題策略教學、探究活動工作紙等,以鞏固學生的基礎能力及技巧。
數學課堂透過探究活動,以學生為主體,給予他們充分發表、討論與操作的機會,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,獲得有意義的知識。
校本課程亦加入解難策略的教學,例如圖像思維和數線解難策略,以提升學生的解難能力。
除常規課程外,數理班設有增益課程,透過主題學習,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解難、探究及傳意能力。另亦為能力稍遜的學生設置課後輔導班,作出適切的支援。






科本活動
本科每年均舉辦不少的數學活動,提升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,例如數學遊蹤、心算大比拼、數學比賽、數學攤位遊戲等。我們亦十分鼓勵學生多閲讀數學課外書,與圖書館協作舉行數學圖書分享等跨科閲讀活動,實踐從閲讀中學習的自學習慣。
參加校外比賽
本校十分鼓勵學生參加校外數學比賽,以發展潛能、擴闊視野。本校數學尖子代表學校對外比賽,獲得佳績。


2022《環亞太盃》國際數學邀請賽初賽 (香港資優教育學會主辦)
|
一等獎
|
||||
| 2D陳思齊 | 3C鄭冠麒 | |||
|
|
||||
|
二等獎
|
||||
| 1B葉承搴 | 1E鍾心睿 | 1E簡芊兒 | 2B王希如 | 2E林滶鋒 |
| 3B莊庭軒 | 4D李尚玄 | 4D陳柏言 | 4D謝俊熙 | 5E馬天欣 |
| 6D黃子靜 | 6E周釨萱 | |||
|
|
||||
|
三等獎
|
||||
| 1B黃善陽 | 2A劉倩昕 | 2C胡繕芝 | 2C莊嘉熙 | 2D劉穗芊 |
| 2D蔡智晴 | 2E胡善僖 | 3B陳家軒 | 3D黃俊銘 | 3E蔡子凡 |
| 4C黃聖軒 | 4D劉軍然 | 4D鄭弘謙 | 4E陳慧珊 | 4E鄭曉勤 |
| 4E鍾心玥 | 5D鍾逸康 | 5D鄭旻愷 | 5D許奕浚 | 5D黃晧銘 |
| 5D黃晧歆 | 5E彭博 | 6C吳天博 | 6D羅梓軒 | 6D黎睿禧 |
| 6D陳智燊 | 6D李寶龍 | 6D林展鉅 | 6E袁安喬 | |
「華夏盃」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2(華南賽區) (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協會主辦)
|
晉級賽 一等獎
|
||||
| 5D鍾逸康 | ||||
|
|
||||
|
晉級賽 二等獎
|
||||
| 4C謝俊熙 | 4C黎宜潤 | 5E馬天欣 | ||
|
|
||||
|
晉級賽 三等獎
|
||||
| 3A邱柔 | 3C何景傑 | 3C羅煒晴 | 3A陳栢睿 | 3A林子豪 |
| 4D曾穎琛 | 5D譚浩華 | 5D朱珀鍁 | ||
2022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(AIMO Open) (香港數學奧林匹克協會主辦)
|
晉級賽
|
||
| 銀 獎: | 4C黎宜潤 | |
| 銅 獎: | 3A邱 柔 | 4E陳慧珊 |
2022香港數學遊戲公開賽
|
|
||
| 銅 獎: | 譚浩華 | |
第二十九屆香港小學數學奧林匹克比賽
|
|
||
| 五年級 銅奬: | 嚴俊掦 | |
| 五年級 銀奬: | 馬天欣 | 鍾逸康 |
「華夏杯」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2海外交流賽
|
|
||
| 三年級三等奬: | 林子豪 | |
「華夏杯」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2全國總決賽
|
|
||
| 三年級三等奬: | 林子豪 | 邱 柔 |
| 五年級三等奬: | 鍾逸康 | |
| 五年級二等奬: | 馬天欣 | |
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
|
|
||
| 一年級組 銀奬: | 黃善暘 | |
| 三年級組 優異奬: | 邱 柔 | |
| 四年級組 優異奬: | 陳慧珊 | 黎宜潤 |